第(3/3)页 长此以往,讲武堂非但不能凝聚军心,反而会成为阶层固化的象征,加剧军队内部的裂痕。 这就违背了楚凌军改的意志。 楚凌深知,唯有先以羽林为火种,自下而上点燃底层将士心中的忠勇之志,才能为日后制度变革铺平道路。 如今要做的是让忠诚与战功成为晋升最硬的凭据,而非出身。 待风气渐变,时机成熟,讲武堂自可顺势而立,真正成为全军英才的摇篮。 届时讲武堂不再只是培养将才的场所,更是军心归附的象征。寒门子弟亦能凭战功与忠诚步入其中,真正实现三军之中,人人皆可成才。 这种自下而上的升腾之气,方是大虞强军的根本。 制度易立,风气难移,唯有先树典范、再正纲常,才能让忠勇之血流淌于全军脉络。 羽林之魂,终将化作千万将士心中不灭的火种。 而在这一过程中,是只有少数能脱颖而出,更多的不是倒在了征伐的途中,就是黯淡退出现役,可楚凌却知道,对于那些底层来讲,如果真有机会与公平的话,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愿意拿命去搏的。 因为他们渴望的不是富贵,而是被看见、被认可。 一将功成万骨枯。 寥寥数字,却道尽了很多真相。 楚凌作为大虞皇帝,所能做的就是维系公平,叫参与其中的群体,特别是底层群体,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与待遇。 这世上没有绝对公平,能营造一个相对公平,已然是很公平的事情了。 “回去以后,将前线的情况,讲给羽林主要将校,叫他们传达给底下的将士。”楚凌收敛心神,伸手对黄龙说道。 “要叫他们知道,在羽林闭营整训增扩期间,大虞在做些什么,大虞的儿郎有多少在前线厮杀拼搏。” “战争不会因为一次北伐的大捷就结束,在很多时候,大虞始终是处在战争威胁下的,大虞想要长治久安,就必然需要有人去负重前行!!” “臣遵旨!” 黄龙立时单膝跪地,朝楚凌行礼道:“陛下放心,臣在归营后,就即召麾下诸将传达此战。” “嗯!” 楚凌走上前,弯腰搀扶起黄龙,“表兄,在今后,还有诸多硬仗需要羽林来打,只有打赢了,大虞才能真正走向变革之路,给朕看好羽林,带好羽林,别叫羽林堕落了,这是朕对你的要求。” “是!!” 黄龙呼吸略显急促,立时表态道:“只要臣在羽林一日,就定然会做好份内事,为陛下掌控好羽林!!” “哈哈…” 楚凌笑了起来。 不叫羽林参战,反倒叫全体知晓此战,楚凌就是要用这种方式,叫羽林始终处在紧绷的状态下。 唯有这样,羽林才能更快的完成整训,完成增扩,待到下一次出征之时,方能以最锋利之姿,破敌千里。 这样的事,其实不止作用在羽林,同样也作用在核心决策层,楚凌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,到了这个层级,属于世俗的那些,就必须要给家国大义让路靠边,谁要是还停留在原有思维下,谁就会被时代洪流无情淘汰。 大虞要走的路,是一条从没有走过的路,也是这样,楚凌绝不允许有人敢拖后腿,很多事就是拖坏的,更不允许因私利而毁掉全局。唯有上下同心,方能拼杀出一条血路来,而这条路注定是康庄大道!! 第(3/3)页